陈敬炜自2014年10入职半岛平台(中国)责任有限公司官网以来,先后担任能动系支部书记、副主任等职,思想觉悟高,兢兢业业,踏实肯干,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学、科研岗位上获得了丰硕成果,赢得了学院师生的肯定和赞誉。
一、坚定思想信念,不断增强党性修养
陈敬炜具有坚定的思想信念,严于律己,勤于学习,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时刻谨记自己是一名从事教育工作的共产党员,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在担任党支部书记期间,勇于担当,以提升党支部建设水平为己任,定期开展党内组织生活,组织支部党员参观党史纪念馆、省博物馆等,代表能动系看望退休教师,精心组织系教师的荣退欢送活动,关心支部年轻教工的工作生活,有效提高了支部凝聚力,获得学院党委的肯定并先后获得院优秀党员、优秀支部书记等称号。作为一名教师党员,自觉学习和落实党的理论和党中央会议精神,提高政治修养,积极参加党委和支部活动,立足本职,严格自律,努力工作,把学习活动的成效运用到教学科研工作中。他响应号召,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提升教书育人水平。在独立承担的太阳能利用技术、热工学基础、新能源认知实习等课程中,精心设计了丰富的思政内容,将我国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领域的巨大进展以及世界领先前沿科技融入到课程章节内容中,并配合课程设计了新颖的课程实验,既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又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意义,得到了同学们的好评。另外,作为能动系副主任,他还积极承担能动系教学管理工作,主动参与能动系研究方向规划、人才引进工作,深入中学开展专业招生宣传工作,与系班子成员一起共同承担推动系建设和发展的重任。
二、立德树人,教学成果丰硕
陈敬炜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人才为己任,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以身作则,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致力于做好课堂教学和课程思政,积极参与教改课题并实践新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他在教学质量方面获得了学生和老师们好评,获得了2019-2020学年湖南大学教学比赛二等奖以及2017年湖南大学“长丰奖励基金”优秀教师奖,获评校级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称号等;他坚持参与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和研究,积极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比赛、学科竞赛等创新活动,获得了系列创新成果,指导国家级大学生SIT项目2项,主持、参与省级、校级、院级教改课题3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校企联动、人才共育的车辆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1项,指导学生获得学科竞赛国家级奖项2项以及校级毕业设计优秀奖3项,参与编写湖南省研究生优秀教材1本等。
三、关爱学生,从点滴做起
陈敬炜无论是作为任课老师,还是作为硕士、博士生导师,始终坚持把“关爱学生”作为师德灵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每一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他在担任本科班主任期间,定期召开班会并与每一名学生谈心,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对成绩落后、思想波动较大的学生,坚持跟踪其动向,进行定向帮扶。为了营造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自费购置物品用于激励学习进步的同学。他所带班级的成绩喜人,多名同学保送或申请至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进行深造;陈敬炜在授课期间,重点关注学习落后的同学,通过建立班级群与同学们建立密切的沟通和联系,第一时间解答学生在课程上的疑问,以及创新创业、就业深造等课程之外的问题;他对于所带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更是做到无微不至的关怀。疫情期间,尤其注重与研究生的交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他坚持发放额外的助研金,解决学生的生活困难问题。邀请就业咨询师为研究生开设讲座,帮助和鼓励学生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在研究生科研方向选择上,他坚持平等讨论、以科研兴趣为导向的原则,鼓励学生自由探索新方向。在学术论文和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他会提供完整的论文提纲供学生参考,并能够逐字逐句提出论文的修改意见;他秉承以诚相待、尊重平等的原则与学生相处,也获得了学生的信任,他既是研究生们在学习上的导师,也是生活上的兄长和益友。经过陈老师精心的培养,他所带的多名学生获得优秀毕业生称号、国家奖学金等。
四、深耕新能源,科研工作有成效
陈敬炜老师在科研工作方面一直勤勤恳恳,始终瞄准新能源研究前沿领域,紧跟我国的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长期从事超/亚临界水热技术中的多相反应、流动与传热耦合理论研究,目标实现生物质、太阳能、煤等能源的高效转化制氢,以及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循环和功能纳米材料的制备,建立了稳定的研究团队和较完备的实验平台,获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建立了规模化的超临界水相还原制氢体系,构建了多套超临界水相还原制氢系统及其多目标优化方法,奠定了超临界水相还原制氢技术工业化和广泛应用的工程化理论和技术基础;揭示了超临界水相还原制氢多相反应机理及制氢效率优化途径,阐明了超临界水作为催化剂、反应物、溶剂等影响有机废弃物气化制氢反应路径和效率的机制,创新的提出了离子液体辅助的超临界水气化制氢方法,推进了中低温条件下有机物料的完全转化制氢技术的发展进程;提出了采用超\亚临界水热法回收锂离子电池中的锂、钴等活性金属同时制备纳米正极活性材料的新方法。近年来,他主持多项国家及省市级项目,包括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各1项,湖南省科技计划子课题3项,长沙市自科基金项目1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本学科国际权威期刊论文20余篇,其中7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或热点论文,论文成果被多国著名学者在Renew Sust Energ Rev、Chem Eng J等期刊上引用;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多项,“太阳能聚焦供热的热化学分解超临界水和生物质制氢基础研究”相关成果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以及湖南省创新创业大赛团队组优秀奖各1项。